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彭华(印川)的博客

一花一世界,一沙一心海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彭华,字印川,四川丹棱人。华东师范大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,四川大学教授。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、近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儒学,巴蜀文化研究,业余写作人物传记。发表论文120余篇、散文30余篇,出版著作10部。著有《阴阳五行研究(先秦篇)》(2011)、《燕国史稿》(2005、2013)、《忠恕与礼让:儒家的和谐世界》(2008)、《金庸传》(2001)、《古龙传》(2001)、《马寅初的最后33年》(2005)、《马寅初全传》(2008)、《中国文化探秘 先秦篇》(2010)等,编有《王国维儒学论集》(2010)

【转载】金景芳先生学术渊源索隐  

2012-07-16 13:47:25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三山二水斋《金景芳先生学术渊源索隐》

        金景芳1940年入复性书院师从理学大师马一浮先生,马明确将金列入弟子名录,这是学界公认的师弟关系。不过,在复性书院时金老主要是用一年时间刻苦攻读《春秋》经传,也很得马先生赏识。金老在世时说过自己未曾学到其师的理学路数,显然是金老自述其“由经学而入史学”的学术路径与乃师的理学、佛学乃至玄学不同。马一浮先生的国学,基本上是其游历北美、欧日前后,自己研学兼与马君武、谢无量等人切磋的结果,也可说是自悟自修而成才。蔡元培曾邀其任教北大而不应命。

       细绎金老终身所从事的古史学、易学的门径,除了主要得力于其发愤自学的因素之外,恐怕与金毓黼先生颇有些渊源关系。比马一浮仅小4岁的金毓黼26岁始入北大学习,师从黄季刚等先生,故其东北史地研究和史学史研究成就卓然。金老三四十年代在奉天、安徽多次追随金毓黼从事政务和中学教务,颠沛流离中过从甚密,自当有学习汲取之处。至其著成《易通》,申请民国教育部学术奖之时,乃请金毓黼先生具名书写推荐评定意见,并且中了三等奖。缘此,他虽然没有大学和研究生的文凭而得以聘为东北大学教授。由此,不能不说金老在古史领域虽无明确的师承关系,但以其超凡的领悟能力颇能于时贤之外而有独立见解,堪可谓大器晚成的学者类型。当然,我们如果将金老置于清代学风的余绪中分析其学术特点,则似可见其“宋学”的取向,但并非理学的路子。金老晚年常常督责学生苦读经书白文,正是宋学家所谓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”的自悟功力。金老的学术理路似难归结为“汉学”支脉,他很少卖弄考据的功夫,偶作发覆之论,必是功力透于纸背。

       金老终其一生不仅将金毓黼视作曾经多次提携自己的同乡、长官,始终恭执弟子之礼。据《静晤室日记》所载,金老五十年代初到东北人民大学时发表语体文论作,便曾寄奉金毓黼先生求教。显见两人虽然没有师弟之名,却以这样的关系相处。《静晤室日记》于1990年代出版时,金老更是亲撰《金毓黼先生传略》序于书端,表达对金毓黼先生的怀念和尊崇之情。

   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0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